首页 国内新闻 拜年变奏曲

拜年变奏曲

原创李良华 2024-12-28 09:01

拜年变奏曲

(散文)

李良华

年关的脚步渐近,我静坐在窗前,目光透过玻璃,凝望着窗外被喜庆氛围包裹的村庄,心中的涟漪层层荡开。七十载的风雨兼程,我历经了无数次新年的更迭,而拜年这一承载着厚重情感与时代烙印的习俗,也在岁月长河中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变迁。

回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正值青涩的的少年时。每当进入腊月,对新年的热切期盼便在心底悄然萌芽,其中最期待的,莫过于拜年了。

晨曦微露,鞭炮声噼里啪啦地炸响,将新年的喧闹率先送进耳朵。我从睡梦醒来,母亲早已在灶火前忙碌许久,烟火熏红了她的双服,只为给一家人准备大年初一的早饭。那时过年的新衣,是母亲用粗衣、顶针和针线,在昏黄的灯光下熬了无数个夜晚缝就的。穿上身,虽样式拙朴,颜色单一,却似裹着一层暖融融的爱意,全心都被喜悦填满。

简单扒拉几口早饭,我便随着父母出门,去给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们拜年。脚下是尘土飞扬的土路,若逢雨天,泥泞得让人举步维艰,不多时,鞋子被泥巴糊得厚重不堪。放眼望去,路途中各自去拜年的大伙都身裹着类似的棉衣,色调多是暗沉的灰蓝黑,补丁像是岁月的印章,密密麻麻地落在衣角、袖口。可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真挚质朴的笑容,拱手作揖间,声声“新年好”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踏入长辈家门,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掉漆的木桌,几把搖摇晃晃的椅子或几根破旧的长凳,便是全部家当。进得屋来,长辈们端茶递烟。烟是地道的旱烟丝或一角钱一包的经济烟。饭前外祖父和外祖母会竭尽所能,小心翼翼地摆上几盘碟子。其中四个碟子盛有熏干的猪小肠、猪血丸子、炖熟的腊肉块,其余均是花生、瓜子。有的瓜子炒得焦黑,花生也有着烟火的糊味。路上父亲曾嘱咐过我,主人家摆上碟子时,只能吃瓜子花生,那碟内的肉、猪肠、猪血丸子是不能动的,因为还有下拨客人,乃至下下拨客人,一直到二月二才结束。我们这些孩子们抓上一把花生或瓜子,宝贝似的揣进兜里,不舍得吃。

吃饭时,因为新春佳节,伙食自然会有所改善,但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是春节,各家总还会在餐桌上摆一大碗炖过腊肉的年关萝卜。那时节,炖年关萝卜蛮盛行,为了省油水,通常在大年三十夜用大鼎或荷叶锅就着腊肉炖萝卜,一般的会吃十天半月,有的人家吃到萝卜带有酸味才做罢。

那时拜年的礼品,是用旧报纸或牛皮纸包得方方正正的大糖,又称百利糖。虽不华贵,却满含深情。

其时,出行靠双脚丈量土地。去稍远的亲戚家拜年,天蒙蒙亮就得启程,走上几个小时才能望见那熟悉的家门。到了地方,尽管是走路,双脚也感觉冻得发麻。大家伙围坐在冰冷的屋内,往火塘里添几把柴火,浓烟滚滚中,谈天说地,农事家常,亲情在这质朴的相聚里愈发醇厚。

斗转星移,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拜年场景已全然不同往昔。


年三十的夜晚,一家人围坐用过丰盛的年夜饭,春晚在大屏幕上热热闹闹的播着。孩子们身着崭新的羽绒服,时尚款式紧跟潮流,鲜亮色彩活力四溢,轻便保暖的面料仿若春日的微风轻柔拂身。老人们也换上了喜庆的唐装,质地细腻柔软,精致的刺绣诉说着古韵,暗红、绛紫等传统色调晕染出浓浓的年味儿,精神矍铄又暖意融融。

初一清晨,城市的柏油马路黑亮平坦,乡村的水泥路蜿蜒伸至到家家户户。私家车整齐排列在小区,或停在农家的小院里,拜年之路变得轻松又惬意。一家人钻进车里,欢快的音乐流淌,暖风吹散寒意,不多一会儿,亲戚家就近在眼前。沿途,行人衣着时尚个性,修身大衣,潮酷运动鞋,年轻人的发色五彩斑斓,配饰新颖吸人眼球,青春朝气扑而来。

迈进亲戚家门,现代文明气息迎面而至。宽敞透亮的客厅,舒适的沙发,雅致的茶几摆放有序,墙上的智能大屏电视播放着高清画面。桌上堆满各种零食,进口坚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精美的裹着五光十色的糖纸,新鲜水果切成艺术般的拼盘。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递来的红包饱满厚实,崭新的百元大钞承载着美好的祝福,岁月欢愉,财源广进。


拜年的礼品更是花样翻新,高档烟酒,奢雅糕点礼盒,还有智能小家电。温饱无忧后,人们送出的是健康、品质与享受。亲眷相聚,空调运转,暖意弥漫,高清电视播放着精彩节目,大家分享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欢声笑语回荡屋内。孩子们拿着手机,一键拨通视频,远方亲人的面容即刻浮现,千里之间的思念与祝福在瞬间交融。

从往昔到今朝,粗布衣衫化为时尚霓裳,泥泞小路变身康庄大道,粗茶淡饭进阶珍馐佳肴,徒步出行被便捷出行取代。拜年的变迁,恰似一部生动鲜活的社会发展简史,镌刻着时代进步的足迹。岁月如歌,旧时光的艰辛凝为今日的甜蜜,每一次拜年,都是回首过往,展望未来的温暖仪式。站在当下,憧憬未来,那尚未书写的拜年新画卷,定将续满幸福新篇,令人心怀想望,稳步奔赴。

作者简介:李良华,55年5月出生,77年元月入伍,80年退伍。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人。退休教师,武冈市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铁道兵报》、铁道兵文化网、今日头条、新华网、《邵阳日报》、《都梁风》和《武冈文艺》等。


阅读 86 1
分享到:
关注隆回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