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新闻 洞口县110多座祠堂到了80年代只剩下27座,保存完好的只有1座

洞口县110多座祠堂到了80年代只剩下27座,保存完好的只有1座

遇见魏源图书馆 2022-09-15 15:16

洞口县,中国的姓氏祠堂之都,湘西南雪峰山下一颗璀璨的明珠,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洞口县是典型的湘西南县城,氏族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祖先崇拜的集中体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足见祭祀祖先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地处湘西南地区的洞口县对传统文化的保留相对比较完整,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洞口县宗族祠堂相关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和雅正。


洞口萧氏宗祠


洞口县尹氏宗祠


关于洞口县的氏族宗祠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洞口县志》,这版《洞口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官方统一编撰的第一版《洞口县志》,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包括许多难得一见的历史老照片。对洞口地方志感兴趣的朋友很值得仔细研读。


笔者有《洞口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在洞口,过去的时候,同一血缘、同一祖宗,交往非常亲密,相互照应。不仅有喜庆、家事、祭祀等经常性的交往,还有建祠堂、修族谱、立族归等定期性的聚族活动。这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变大,家族的许多关系变得越来越淡。笔者也不知道家族关系越来越淡有什么坏处,但是还是有些许的忧愁。


洞口县曾氏宗祠


建祠堂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洞口县境内大兴立祠之风。洞口境内的大姓巨族,多由这个家族的族长牵头捐田筹款,兴建宗祠(俗称祠堂)。祠堂修建的位置一般在始祖定居地或者同族聚居地。有的大姓还在州城建设有总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立族规、修谱牒、议宗法的场所。洞口境内有110多座祠堂。祠堂建筑规模宏伟,工艺精湛,多是民族式的寺庙型。一般有正殿、戏台、看楼、厢房、仓库。新中国建立后,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堂做为四旧,被成规模的拆除、改建。1986年底,洞口尚存27座祠堂,保存完好的只有树林乡的杨氏宗祠。杨氏宗祠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口县杨氏宗祠


修族谱

洞口县境内修族谱开始于明末清初,同姓各族为溯本源、立家训、理世系、续班次、记生庚、详贲茔,每隔几十年撰修一届。修谱耗资甚巨,迎谱礼仪更盛。族谱除集中入祠珍藏一部分外,其余分房散存。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家族的族谱被当成四就销毁,保存完整得非常少。现在各姓氏的族谱多是80年代以后重修的谱。洞口黄氏、洞口萧氏、临澧叶氏、东安周氏、临澧罗氏、临澧李氏、临澧紫陵胡氏、临澧唐氏、临澧鹤子湾胡氏、临澧匡氏等荣获“湖南十大好家谱”,足见洞口在家谱方面也是非常有名气的。


周氏族谱内页一览


祭祖先

过去每个家族的祠堂都有祠产,作为始祖诞辰和清明、夏至、中元、冬至等民间重大节日祭祀设宴之用。新中国建立以后,祠产分给农户,祠堂拆除改建,聚族祭祀祖先的活动停止。近些年,湘西南各县集中祭祀祖先的活动又兴起,一般在清明节之前,各姓氏就会集体给老祖先“挂青”,规模非常大,有的甚至会组织期几十辆大客车。以笔者所在的隆回汝南周氏为例,现在年轻人不回家祭祀祖先的是要交罚款的,这是好事情,人不能忘本。


宝庆乾溪周氏祭祖


治族规

过去很多事情是由家族自己内部进行治理的。凡是有偷盗、伤风败俗等违法族规的行为,则由族长主持,从严处治,俗称“开祠堂门”。惩治败家子孙,轻者绑屋柱、抽荆条、罩斗桶,重的就要开除族籍,甚至会有捆在梯子上沉潭溺死。遇到有坟山、河坝纠纷或者已婚妇女被公婆虐待致死致残的情况,通常都会引起2个家族之间的宗派械斗,经常酿成流血事件。笔者小时候在隆回就亲眼见过我们周姓和刘姓因为坟山的事情械斗,极其野蛮,都是以打烂多少脑袋作为战果统计。新中国建立以后,族规消亡,族治逐步废除。


祖训族规


阅读 2552
分享到:
关注隆回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