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新闻 腊鱼庙(民间故事)

腊鱼庙(民间故事)

原创李良华 2025-02-09 18:14

腊鱼庙

(民间故事)

李良华

在湖南都梁县,悠悠的康熙年间,一段神秘又奇妙的故事悄然上演。

那时,都梁县有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书生,名叫赵宇。他自幼便痴迷于经史子集,满肚子学问,胸怀大志。在他心中,一直有两个坚定的信念: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为家族增光添彩;二是入朝为官,为百姓谋福祉。当科举考试的消息传来,赵宇就像听到了出征的号角,浑身充满了斗志。他毫不犹豫地带着书僮阿福,简单收拾好行囊,毅然踏上了前往衡阳市南岳衡山的漫漫赶考之路。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白天,烈日高悬,阳光炙烤着大地,赵宇和阿福背着沉重的行囊,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夜晚,他们常常在简陋的客栈或破庙中休息,疲惫的身体刚刚躺下,还没来得及好好放松,就又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继续踏上新一天的征程。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四周的山林静谧幽深,高耸入云的大树遮天蔽日,偶尔有几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耳边只有清脆的鸟鸣声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突然,一阵“呜呜”的声音传来,那声音微弱而又凄惨,仿佛带着无尽的痛苦和绝望。赵宇心里一紧,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示意阿福也安静下来。两人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辨别声音的来源,然后顺着声音小心翼翼地走去。

走进山林深处,他们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只麂子的后腿被猎人的捕兽夹死死夹住,鲜血不停地往外流,在草地上染出了一大片触目惊心的殷红。麂子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痛苦,它拼命地挣扎着,想要摆脱捕兽夹的束缚,可每一次挣扎都让伤口撕裂得更大,鲜血也流得更多,叫声也愈发凄厉。


赵宇向来心地善良,看到这场景,心里难受极了。他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双手紧紧握住捕兽夹,使出全身的力气,想要把夹子打开,解救这只可怜的麂子。然而,捕兽夹锈迹斑斑,十分坚固,赵宇费了好大的劲,双手都被磨得满是水泡,水泡破裂后,血水和汗水混在一起,顺着手指流下来。但他咬着牙,坚持不懈地努力着。阿福在一旁也心急如焚,不停地为赵宇加油打气。终于,在赵宇的不懈努力下,“啪”的一声,捕兽夹打开了。

麂子重获自由,可由于腿伤过重,它根本无力逃离。它用湿漉漉的眼睛望着赵宇,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信任。赵宇轻轻抚摸着麂子的头,温柔地说道:“小家伙,别怕,你自由了。”随后,他吩咐阿福从行囊中取出草药,仔细地为麂子包扎伤口。阿福一边包扎,一边心疼地说:“公子,这草药可是咱们路上备用的,都给这只麂子用了,万一咱们自己有个伤病,可怎么办呀?”赵宇却坚定地说:“阿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这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咱们出门在外,能帮一点是一点。

处理完麂子的伤势,赵宇又陷入了沉思。他想到猎人发现捕兽夹落空,肯定会失望,甚至可能会变本加厉地捕猎,到时候山林里的其他生灵可就要遭殃了。于是,他对阿福说:“阿福,咱们不能让猎人空手而归,不然日后山林里的动物们怕是要遭更多的劫难。把咱们带的腊鱼留下一条吧。”阿福听了,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听从了赵宇的吩咐,将一条腊鱼放在了捕兽夹中。

之后,赵宇和阿福继续赶路。可没走多远,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打在他们身上,又冷又疼。两人在山林中四处寻找避雨之处,可茂密的树林和复杂的地形让他们很快迷失了方向。夜幕渐渐降临,四周一片漆黑,阴森恐怖。狂风呼啸着,吹得树枝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们。赵宇和阿福又冷又饿,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他们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一只散发着淡淡光芒的白鹿出现在前方。它轻轻鸣叫着,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呼唤着他们。赵宇和阿福像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跟着白鹿前行。白鹿的脚步不紧不慢,始终和他们保持着一段距离。在黑暗中,白鹿身上的光芒就像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不知走了多久,他们终于看到了一座废弃的破庙。白鹿在破庙前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他们,然后转身消失在了黑暗中。


赵宇和阿福走进破庙,虽然庙里破败不堪,但好歹能遮风挡雨。他们找了个相对干燥的角落,生起了一堆火,烤干了湿透的衣服,吃了些干粮,这才渐渐恢复了体力。赵宇望着庙外的风雨,心中充满了感慨:“阿福,今天若不是这只白鹿相助,我们恐怕要葬身这山林之中了。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啊。”阿福也点头表示赞同。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抵达了衡阳市


。考场上,赵宇文思泉涌,笔下如有神助。他的脑海中仿佛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各种典故、诗词、见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他奋笔疾书,一篇篇文章写得精妙绝伦,逻辑严谨,文采斐然。几场考试下来,赵宇心中满是自信与期待,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一个月后,考试结束,赵宇带着阿福踏上了归乡之路。再次途经那片山林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只见山林间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庙宇,朱红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腊鱼庙”三个大字。庙宇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与周围的山林显得格格不入。


赵宇和阿福满心疑惑,走进庙宇。只见庙宇内香烟袅袅,一尊腊鱼塑像端坐神龛之上,接受众人膜拜。周围百姓虔诚跪地,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腊鱼神庇佑。赵宇拉住一位老者,礼貌地问道:“老人家,这山林中为何突然建起腊鱼庙?腊鱼怎成了供奉的神像?”

老者缓缓说道:“年轻人,你有所不知。一个月前,有猎人在此设下捕兽夹,次日来收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捕兽夹里不是猎物,而是一条腊鱼。猎人觉得这事太蹊跷了,认定是神灵显圣,便告知众人。消息传开,大家都信这腊鱼是神物,能保平安。恰巧村里几位重病患者,多方医治无效,后来有人提议来此向腊鱼神祈福,结果都奇迹般康复了。于是,大家捐资修建了这座腊鱼庙,每逢初一、十五都来祭拜。”

赵宇听后,心中恍然大悟。他正想说出真相,却见身旁的阿福眼神闪烁,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声张。赵宇心中一动,想到这庙宇的存在或许真能让百姓有所寄托,便将秘密深埋心底。

从那以后,赵宇凭借科举中的优异成绩,踏上仕途。他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一心为民。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积极推行各种利民政策,帮助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在他的治理下,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然而,官场之中,也有不少嫉妒他才华与正直的人。有个叫刘福的官员,因赵宇多次阻止他的贪腐行径,怀恨在心,便在暗中设计陷害他。

刘福买通了一个无赖,让无赖在赵宇回乡省亲的路上佯装被赵宇的马车撞伤,以此为由将赵宇告上公堂。无赖在公堂上装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对赵宇进行恶意指控。刘福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企图误导法官,让赵宇背上莫须有的罪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赵宇心中十分愤怒,但他始终保持冷静,坚信自己的清白。


就在赵宇陷入困境之时,一位神秘的白衣女子突然出现。她在公堂之上,将刘福的阴谋揭露得清清楚楚,还拿出了确凿的证据。原来,这位白衣女子正是当年被赵宇救下的麂子修炼而成的精怪。她一直暗中关注着赵宇,在他危难之际出手相助。白衣女子说道:“大人,当年赵公子心怀慈悲,救下了我。如今他蒙冤受屈,我怎能坐视不管?这些证据都是我费了一番周折收集到的,足以证明赵公子的清白。”法官看到证据后,经过仔细调查,最终真相大白,刘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赵宇也得以洗清冤屈。

经历了这次风波后,赵宇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官为民的信念。他继续在官场中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多年后,赵宇告老还乡。闲暇时,他常常回忆起当年赶考途中的种种经历,那座神秘的腊鱼庙,以及与麂子之间奇妙的缘分。他深知,真正的神明并非庙宇中的腊鱼塑像,而是人们心中的善良与正义。

这个关于腊鱼庙的传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湖南都梁县的土地上代代流传,激励着后人始终保持善良的本心,多行善举,与人为善。它也成为了都梁县文化的一部分,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衰。每到初一、十五,仍有许多百姓前往腊鱼庙祭拜,祈求平安和幸福。而那座腊鱼庙,也静静地矗立在山林之中,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人间的善恶。


作者简介

李良华,1955年5月出生,77年元月入伍,80年退伍。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人,退休教师,武冈市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铁道兵报》、铁道兵文化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赤岭市文协、新华网、《邵阳日报》、《都梁风》和《武冈文艺》等。


阅读 93
分享到:
关注隆回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