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隆回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45床见到了78岁的退休教师罗老师,做完手术近两周的他恢复得很好,没有了之前所患“怪病”的折磨,老人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竖起大拇指给医师点了个大大的赞…… 提起患者的“怪病”,真的是说来话长:8年前开始罗老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上述症状无好转,病因一直未能明确,患者也越来越消瘦。今年7月份,患者上述症状越发严重,当时已经无法进食,剧烈呕吐的同时腹胀更加明显,完全靠插胃管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在当地各处治疗无果,身高一米七的老人家体重瘦到了不到60斤!家属担心“消化道肿瘤”带患者至省级医院查因,住院检查后仍然未找到明确病因,无奈之下在8月下旬将老人家带回当地。 9月4日,家属将仍处于胃肠减压状态的罗老师护送至隆回县人民医院,以“肠梗阻”收入胃肠外科,接诊的科室吴咏雄副主任医师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及时行消化道造影发现:患者十二指肠水平段见囊带样影,底部与肠管相连,升段造影剂通过受阻,其上段肠管扩张。确定梗阻部位,医师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谈话,决定给患者行“剖腹探查”,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梗阻。术前消化道造影 9月5日上午,在全麻状态下,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团队开始给患者进行入腹探查,术中见患者距离屈氏韧带约10厘米处空肠嵌入横结肠系膜裂孔,终于找到了导致罗老师患怪病的“罪魁祸首”——原来是“横结肠系膜裂孔疝”!小心翼翼松解黏连,游离出嵌入空肠,连续缝合系膜裂孔,成功完成了“横结肠系膜裂孔疝松解复位+修补、肠粘连松解”手术。术毕,因患者高龄多病、术中血压不稳定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精心治疗几天后,病情平稳转回胃肠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术后患者伤口恢复良好,无呕吐现象,逐渐恢复了正常饮食,患者及家人感到十分欣慰和感激,于9月18日办理出院。-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02罕见的肠系膜裂孔疝: 肠系膜裂孔疝由肠袢穿过肠系膜裂孔而发病。本病临床少见,多以肠梗阻为其主要的表现。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肠系膜裂孔疝导致的急性肠梗阻占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1%~2%。因其无疝囊支托,疝入肠系膜裂孔的肠管非常容易发生扭转、绞窄、坏死和穿孔,重者可危及生命。术前诊断比较困难。 病因:小肠系膜有时可有先天性的缺损或裂孔,横结肠系膜偶尔也可有缺损,小肠袢可以穿过此孔而发生梗阻或嵌顿。胎儿期的肠管缺血可能与先天性的肠系膜缺损有关,多见于肠管闭锁的婴儿。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与体征因经肠系膜裂孔(疝环)的大小以及疝入的肠管部位、多寡、是否发生完全性肠梗阻、是否发生绞窄而不同。如疝入的肠袢未发生嵌顿、绞窄时,临床症状多较轻,可表现为间断的发作性腹痛或慢性腹痛,少数伴有呕吐和便秘,多数腹胀不明显。疝入的肠袢一旦发生绞窄,临床上即有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或脐周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同时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绞窄性肠梗阻症状。发生在横结肠系膜裂孔的内疝,疝入网膜囊的小肠可经Winslow孔、肝胃韧带及胃结肠韧带的裂孔或薄弱区再返回大腹腔,因该肠段“行程”异常导致胃远端受压,患者可出现类似慢性溃疡病或幽门梗阻的症状。 诊断:1.病史(1)患者有间断发作性的腹痛或慢性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或脐周,少数伴有呕吐和便秘,腹胀不显,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2)在慢性腹痛的基础上突然出现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可有不对称的腹胀,并可触及腹部压痛性肿块。如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液,表明肠管已发生绞窄或坏死。2.辅助检查(1)如发生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可显示肠腔内积气积液,“肠闭袢”影、团块致密(假肿瘤)影等。(2)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CT扫描有助于诊断。 治疗:由于本病术前很难确定诊断,且易发生肠绞窄、肠坏死,平均病死率高达62%,而且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因此,对有间断的发作性的、慢性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病史,诊断考虑为肠系膜裂孔疝的患者,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择期手术。如因其他原因实施腹部手术时,应注意排除肠系膜裂孔的存在,发现肠系膜裂孔,应予以缝合修补,以防以后肠系膜裂孔疝的发生。对于因急性肠梗阻就医、且不能排除肠系膜裂孔疝可能者,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肠绞窄、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来源:隆回县人民医院
近日,笔者在隆回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45床见到了78岁的退休教师罗老师,做完手术近两周的他恢复得很好,没有了之前所患“怪病”的折磨,老人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竖起大拇指给医师点了个大大的赞……
提起患者的“怪病”,真的是说来话长:8年前开始罗老师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上述症状无好转,病因一直未能明确,患者也越来越消瘦。今年7月份,患者上述症状越发严重,当时已经无法进食,剧烈呕吐的同时腹胀更加明显,完全靠插胃管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在当地各处治疗无果,身高一米七的老人家体重瘦到了不到60斤!家属担心“消化道肿瘤”带患者至省级医院查因,住院检查后仍然未找到明确病因,无奈之下在8月下旬将老人家带回当地。
9月4日,家属将仍处于胃肠减压状态的罗老师护送至隆回县人民医院,以“肠梗阻”收入胃肠外科,接诊的科室吴咏雄副主任医师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及时行消化道造影发现:患者十二指肠水平段见囊带样影,底部与肠管相连,升段造影剂通过受阻,其上段肠管扩张。确定梗阻部位,医师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谈话,决定给患者行“剖腹探查”,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梗阻。
术前消化道造影
9月5日上午,在全麻状态下,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团队开始给患者进行入腹探查,术中见患者距离屈氏韧带约10厘米处空肠嵌入横结肠系膜裂孔,终于找到了导致罗老师患怪病的“罪魁祸首”——原来是“横结肠系膜裂孔疝”!小心翼翼松解黏连,游离出嵌入空肠,连续缝合系膜裂孔,成功完成了“横结肠系膜裂孔疝松解复位+修补、肠粘连松解”手术。术毕,因患者高龄多病、术中血压不稳定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精心治疗几天后,病情平稳转回胃肠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术后患者伤口恢复良好,无呕吐现象,逐渐恢复了正常饮食,患者及家人感到十分欣慰和感激,于9月18日办理出院。
-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
02
罕见的肠系膜裂孔疝:
肠系膜裂孔疝由肠袢穿过肠系膜裂孔而发病。本病临床少见,多以肠梗阻为其主要的表现。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肠系膜裂孔疝导致的急性肠梗阻占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1%~2%。因其无疝囊支托,疝入肠系膜裂孔的肠管非常容易发生扭转、绞窄、坏死和穿孔,重者可危及生命。术前诊断比较困难。
病因:小肠系膜有时可有先天性的缺损或裂孔,横结肠系膜偶尔也可有缺损,小肠袢可以穿过此孔而发生梗阻或嵌顿。胎儿期的肠管缺血可能与先天性的肠系膜缺损有关,多见于肠管闭锁的婴儿。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与体征因经肠系膜裂孔(疝环)的大小以及疝入的肠管部位、多寡、是否发生完全性肠梗阻、是否发生绞窄而不同。如疝入的肠袢未发生嵌顿、绞窄时,临床症状多较轻,可表现为间断的发作性腹痛或慢性腹痛,少数伴有呕吐和便秘,多数腹胀不明显。疝入的肠袢一旦发生绞窄,临床上即有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或脐周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同时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绞窄性肠梗阻症状。发生在横结肠系膜裂孔的内疝,疝入网膜囊的小肠可经Winslow孔、肝胃韧带及胃结肠韧带的裂孔或薄弱区再返回大腹腔,因该肠段“行程”异常导致胃远端受压,患者可出现类似慢性溃疡病或幽门梗阻的症状。
诊断:1.病史(1)患者有间断发作性的腹痛或慢性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或脐周,少数伴有呕吐和便秘,腹胀不显,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2)在慢性腹痛的基础上突然出现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可有不对称的腹胀,并可触及腹部压痛性肿块。如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液,表明肠管已发生绞窄或坏死。2.辅助检查(1)如发生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可显示肠腔内积气积液,“肠闭袢”影、团块致密(假肿瘤)影等。(2)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CT扫描有助于诊断。
治疗:由于本病术前很难确定诊断,且易发生肠绞窄、肠坏死,平均病死率高达62%,而且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因此,对有间断的发作性的、慢性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病史,诊断考虑为肠系膜裂孔疝的患者,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择期手术。如因其他原因实施腹部手术时,应注意排除肠系膜裂孔的存在,发现肠系膜裂孔,应予以缝合修补,以防以后肠系膜裂孔疝的发生。对于因急性肠梗阻就医、且不能排除肠系膜裂孔疝可能者,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肠绞窄、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隆回县人民医院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隆回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总投资390万!隆回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二次装修工程批复
实现了“弯道超车”的隆回县医疗事业,前行的道路依然漫长!
隆回帝豪澄湾拖欠工资,血汗工钱何时拿到?
隆回:红薯粉条销售旺 乡村振兴迎“薯”光
隆回一人欠钱156万多,不接电话不回微信,被拘传!
邹代钧隆回名人
隆回站隆回概况
人口经济隆回概况
快巴、红钢纸介子三雄电子
滨海真空:干式螺杆真空泵滨海真空
生金科技园生金物业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200664305
Copyright © 2005-2025 隆回人网 ICP证:湘ICP备2022017615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