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新闻 国宝荫家堂——邵商文化的瑰宝

国宝荫家堂——邵商文化的瑰宝

张振勇 2024-03-25 14:21

邵商文化的瑰宝
张振勇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勤劳智慧的湖南人创造了深厚的湖湘文化。邵商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湘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邵东荫家堂,是凝固的邵商文化,是邵商文化中的瑰宝,更是邵东传承邵商文化历史的骄傲。

图片

地处杨桥镇的荫家堂,是历史上邵商打拼商海,做人处世留下的典范性建筑。规制恢宏的荫家堂墙砖上,铭有其建设的年代,这是荫家堂建筑时代最直接最令人信服的依据。这处古老的宅第,建于清代道光三年,此为1823年,为申承述所建。全部建筑占地八千零八十一平方米,共有住房一百零八间,杂屋三十六间,是目前邵东建筑文物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古代建筑。整个大院建筑为砖木结构,全部用青砖砌成的二层楼房,结构复杂而又严谨,布局形似棋盘。堂屋两侧各有四排住房和一排杂屋,两边对称,大小一致。院内四条走廊横贯,正堂内神龛完好,巨匾上书“荫家堂”三个金色大字,四周嵌有镀金菩萨,大院内有三十个天井,一百三十八个大圆木柱,天井四周均以刻花石料砌成。院前有一块二千平方米的晒坪和一条石板路。屋顶、屋檐、青砖及石墩上均以龙、凤、牛、羊、马等雕刻装饰,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整个房屋建设涵盖了天文、地理、人物的契合与统一,蕴含了主人敬天畏地、顺应自然、余荫子孙的美好企求。

图片

荫家堂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品。窗雕、柱础、门栏、天井、墙体、廊台、中堂等等,都建设得精巧别致。整个建筑既是全面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散独立的单独体系。在合中分,在分中合,建设理念符合“同宗共源、开枝散叶”中华传统。在这些精巧房屋中,精致巧妙自不待言,每一处工艺都融合了工匠与主人的极致追求。仅以砖墙为例,我在参观过程中发现,这些墙体都经过磨砖对缝的施工。磨砖对缝是古代建筑墙体修建过程中的最精湛的工艺,不仅对材料,而且对施工的要求非常苛刻,建设过程来不得半点含糊,其造价也是非常高。这么极致的追求,在民间建筑中难得一见。

我们应该追溯历史。荫家堂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是有本源的。余庆堂是申承述的重要发源地。这是申承述的祖屋所在地,其历史的久远,让人叹服,如今已历历五百多年。余庆堂建于明成化年间,屈指一算,余庆堂时间超越了荫家堂历史三百多年之久。家有余庆,方能荫及子孙。在时光历历的三百年中,那可是跨越十几代人的风雨征程。十几代人后,“余庆”造就了荫家堂,让邵商文化在申承述兄弟手中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成为邵商文化的一枚闪亮的标签。让时隔两百年后的我们,有机会一睹申氏“余庆”的风貌。

图片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文化重要部分。我曾站在佘湖山项,俯视这座两百年的古建,我发现这座古老房屋选址的讲究。来龙与去脉,顶山及采水,手扶和背靠都非常适合古时的风水舆地之说。站在荫家堂正门中线,地势开阔,正中朝向刚好穿过佘湖山山峰的一处凹槽,直插远方天际。远观与近看,完美契合了天人合一的茫茫道统,荫家堂就这么恰到好处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一颗明珠,风华璀璨照亮了邵商贤达申承述的人生理想和雄心壮志。

图片

两百年的时光没有磨灭荫家堂曾经的荣光。如今的荫家堂显得更为古老,也让人们倍感珍惜。来到荫家堂,正好赶上修葺完毕,仿佛我们的每一处触摸,每一次呼吸都能置身于那个时代氛围中。古老的荫家堂修旧如旧,但已焕然再现了当年雍容与华贵。我想,当年的荫家堂也应该是这般模样,一百多间的房子,承载了富庶,传播了希望。当年的繁华盛景,在时隔两百年后以历史老人的形象,展现并告诉我们当年邵商贤达申承述的博大襟怀。如果申承述九泉有知,他一定会高拱双手,盛赞后世来者对他故居的保护与修葺,让这段凝固的邵商历史,让这座邵商文化的瑰宝,成为邵东大地传承邵商文化的最佳媒介。

图片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如今,邵东的有识之士把荫家堂纳入了佘湖山文化旅游的统一范筹。让荫家堂成为邵商文化的典范,让四面八方的来客,在佘湖山休闲旅游中感受博大精深的邵商文化,感受当年邵商文化在修身与齐家,在做人与处世中的精妙平衡。让荫家堂成为历史,让荫家堂走进现实,让荫家堂成为一部连绵不绝的史书,走向我们,走向未来。

两百年岁月已然逝去,邵商文化的精神依然未老。如今,荫家堂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地,飘扬着邵商文化孕育出的做人经商的闪光真谛。

图片

来源:绿汀文萃 作者:张振勇

阅读 2197 3
分享到:
关注隆回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