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在原始社会尚未产生,夏、商时期才出现氏的称号。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逐人们钻木取火,神农氏种枣还谷,女娲氏炼石补天。
自周朝起产生姓,周文王“百子有百姓”,各姓均以“封地”为“春分”, “春分”名即“封地”名,封地的主权人的氏号,字义就演变成“姓”。其子孙后裔出生后,在“姓”的后面再加上“字”即为“名”。
封建社会,有姓者即为高贵者,无姓者即视为“下等人”。从汉代开始,出现皇帝“赐姓“改姓”的现象,姓也就越来越多。
历史发展到2014年全国已有单姓2288个,复姓1841个(复姓2-5个字),全国共有姓氏4129个。

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及2014年横板桥派出所户籍管理资料统计,横板桥镇共有姓氏72个。
境内主要有五大姓,即戴、肖、廖、周、刘,每个姓氏总人口有5000至8000人左右,廖、肖、戴三大姓的祖先在元末明初从江西吉安迁人境内,聚居集中,繁衍人口较快,但在明清时期也有不少迁往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外,新化、溆浦、安江等县。
比廖、肖、戴姓三大姓还早迁人境内的有唐、胡、张三姓,据传唐、胡、张姓是一家,这三姓姓忌讳通婚联姻,解放后已无忌避。
其他姓氏宁、丁、胡、杨、李五个姓氏的人口均1000至1400人左右。王、陈、唐、罗、江、宋六个姓氏的总人口在200至700人左右。
姓氏人口在200人以下的有:彭、聂、伍、方、陆、夏、袁、段、谭、张、朱、尹、米、章、欧阳等,大多是从本省邻县入境的,入境历史不长,源流从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醉美隆回西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隆回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