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隆回资讯隆回新闻 隆回西传统文化,助力振兴乡村!

隆回西传统文化,助力振兴乡村!

醉美隆回西 2021-07-09 15:13

传统文化与振兴乡村相得益彰 

文:戴紫豪

           

引子


我是石燕村(原太阳村三组)的戴紫豪,已迁居广东省江门市 26 年,凭着一腔乡情,在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市创立了江门隆回同乡 会,将工作在江门市各单位的我隆回兄弟姐妹凝聚在一起,上至处 级干部,下至各行各业精英,无不以身为隆回人而感到自豪,以魏 源精神为傲,乡情的沟通在江门这块土地上绝对是我们隆回儿女的 最大亮点。


桑梓情怀志不移 


作为江门隆回同乡会、商会的主要组织者,我曾有幸聆听过原 县委书记王永红、钟一凡、现任宣传部长奉锡样及有关部门中高层 主管领导的强县妙言。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帮助困难乡亲,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整整过去 10 年。


我虽远离故土,但多年来 心系家乡,一直想为家乡建设奉献绵薄之力,且在身体力行。


随着习主席提出的文化兴国伟大方针的逐步推进,举国上下传 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和我们石燕古村的群众们。在党和国家的引导下,作为国民,我等石燕戴氏全体族众有责任有义务为本村、本镇甚至隆回县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此 方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们流传的优良美德,继而教化子孙后代成才, 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们横板桥镇的民间乡土文化凝聚源源不 断的发展动力。


心怀仁德倡公益


我家位于太阳村杨林湾戴家祠堂边,1996 年春离开家乡来广东 省江门市某高中从教,后转行跨入律师行业,成为了一名半路出家 的法律工作者,至今已 12 个春秋,经历了十八大以来的社会变化, 目睹了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心系民众、为人民谋福祉、为世界谋和平的百年梦想,尤其是两年来的抗 疫成果无不显示出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与卓越远见。


作为一名 70 后公民,我无时不刻不以毛泽东领袖的哲学思想、 他那卓越的文采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等优秀品质为自己的追求目 标。在 2017 年大年三十晚上 7 时,我受石燕戴氏族首嘱托,毫无推 却之下欣然接下了筹建石燕戴氏宗祠的重任。


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促进成效的重要手段


2018 年初,我独自一人开启了漫长的戴氏宗祠筹建之路。此前 从未接触过家族公益事业的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经过一番书面 调研和实际分析,以及对族谱的学习,基本理清了民间传统文化发 展的特点,据此构思了一套完整的筹建方案,就是以毛主席的群众路线为主线,争取族内开明企业家支持,引导思想摇摆的群众积极 参与,培养一支思想进步、家族观念强、奉献精神足的基层负责。

图片


通过不断的宣传,持之以恒的伦理灌输,队伍日益壮大。时刻 不忘将为什么要发展祠堂文化、怎么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 进行解释宣传,使全体负责人初步深刻认识到这一组织工作的重要 意义,继而激发出大家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精神,2019 年正月初八完成了初步的筹建团队建设,为后续的实质性筹备工作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一切依靠群众,一 切为了群众,从群中国来,到群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才有了稳 定的力量。


三年多来,正是因为这一路线的正确利用,使得越来越 多的人参与到队伍中来,因此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2020 年 4 月 5 日,沉寂了大半个世纪的石燕古村落,在一派和 谐的喜庆气氛中,一项筹备了两年多的家族公益事业-----石燕戴氏宗 祠建设正式启动,为横板桥境内的戴氏族人开拓了新的一页,也为 横板桥境内传统文化公益事业增添了新的课题。 


又经过一年多紧张有序地施工,今天,一座承载 7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圣殿再次耸立在原石燕戴氏宗祠旧地。时至今日,宗祠即将 顺利竣工,筹委会决定于今年国庆节举行石燕戴氏宗祠落成庆典暨 石燕书院揭牌仪式。


这不仅仅是一项石燕戴氏家族的重大事业,也 是我横板桥镇甚至隆回境内传统文化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本地的文化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横板桥镇经济 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进程。若能打开良好局面,必然对我镇的快速振 兴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或许也能改变我镇在隆回县整体发展中落后的僵局。 


天时地利人和 国富民强镇兴 


我大石燕戴氏人口近20000人,人才辈出,商贸发达。近年来从 政、从商人士众多,综合实力当之无愧处于横板桥镇的前列。


若能凝聚本族人才和商界精英,激发他们关爱家乡、回报家乡,将对我镇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如条件成熟时成立商贸会,为全镇各姓氏树立榜样,于本镇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图片


再举例来说,我族祠堂将恢复正月祭祖的传统,新年伊始,精英荟萃,共商本族公益大计,在本族内形成长效机制,为家族为本土发展献计献策。长此以往,将大大提升核心群体的觉悟,不仅对大石燕,也一 定会为本镇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提供巨大的能量。


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良性循环,对规范本土群众行为准则,引导各村产业有序发展,必定有利于政府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清明期间祭祖之际,商贾云集大石燕,刺激消费已成必然,餐饮、交通、百货等行业收益,假日经济、文化经济的兴盛也将惠及镇内商家。


继向家村之后,石燕戴家也将从容登场。助学基金,人才培养。石燕戴家素有书香世家的美誉,我祖自 开基石燕以来,倡导教育,700 余年来,先贤族秀层出不穷,据族 谱记载,至全国解放前夕,我族 170 名优秀的代表,其中有从二品 1 人、正四品中顺大夫、工部侍郎、三府进士 1 人、五品官衔 2 人、六品官衔 6 人、七品 5 人、八品 11 人、九品 25 人,藩王仪宾 2 人,娶三名郡主,更有明朝寿官 2 人,其他官员若干。


可见石燕 素来重视传统教育,有着悠久的书香史,广大优秀的戴氏人才更是积极参与明清两朝政事,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充满传奇的石燕戴家。


现我大石燕祠堂又将设立石燕书院,秉承书香世家的优良传统,发挥当代文化交流、继续培养人才的间接功能。定期或不定期 的各种文化交流,将引来全国各地的高端学者或艺术精英,打造民间书院的新气象,这些将为本镇、本县乃至湖南省的传统文化带来 不一样的焦点,使横板桥镇、隆回县的对外宣传锦上添花。


上述种种,都将对祠堂的妥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政群合力,相信戴氏宗祠必将在促进人员流通,刺激消费,增加 GDP 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最后对加速本镇经济发展发挥其潜在的能量。重视农耕,商业发达。

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石燕戴家的枣子名冠全县。凡是有戴姓人家之处就有枣树,凡有枣树的地方,肯定有戴氏族人。这不是神话,而是客观存在了 300 多年历史的事实。回想当年,自横板桥唐家垅起至荷香桥九龙岭边界止,枣树林延绵 十余公里,这些枣树,不知养活了多少人!为培养人才发挥了多大 的价值!这一奇观虽然消失了,但它留下的记忆却已牢牢地留在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脑中。


据此,石燕戴氏一定算得上是隆回境内最早的种植专业大户。每年夏季 7、8 月,石燕人排着长队挑着一担一担 的新鲜红枣走街串巷,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移动商队,繁荣了宝庆武 冈乡镇的方圆几十上百平方公里。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石燕戴氏宗祠的顺利落成,得到了全族上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澳门戴氏宗亲、四川戴氏宗亲、广东宗亲,湖南省各地宗亲等的慷慨解囊。他们的支持使得我们在天灾猖獗、新冠无情的 环境下,仍能迎难而上完成这一千秋基业。足见传统文化事业深得民心,符合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

图片


言传身教初见成效。经过三年多来的精心筹备,在我石燕一族中不难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三年多来,我日益明显感觉到,我们全族 10000 多人中的 绝大多数宗亲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消失了几十年的 忠孝礼仪、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随处可见了,这一潜移默化的改 变,让我深深地理解了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的传统文化兴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宗祠等传统文化事业建设对提升全民思想觉悟,促进 群众团结上进,无疑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正是如此,我国五千 年的优秀文明史才得以经久流传而不衰。因此,包括祠堂文化在内 的传统文化完全值得全社会继承、践行和发扬。


★★★打造隆回西横板桥镇的文化名片----石燕戴家 


2021 年 5 月 30 日,湖南戴氏宗亲会在位于湘北边陲的华容 县召开了湖南戴氏文化研究会 2020 年会暨 2021 年工作会议,湖 南戴氏宗亲会戴建平理事长作总结讲话。他对本次会议取得的成 果表示充分肯定。他说,会议很有收获,不仅充实了文化研究会 领导班子,讨论通过了 2021 年工作计划,并且大家就队伍建 设、家谱工作、祠堂和祖陵建设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他重点 肯定了隆回(石燕戴家)和澧县在宗祠和祖陵建设方面取得了丰 硕成果。建平理事长在会上宣布,湖南省戴氏宗亲会、戴氏总商会、戴氏文化研究会将在国庆节石燕戴氏宗祠落成庆典期间召开 一次家谱、宗祠和祖陵建设经验交流会,地点定在隆回(石 燕)。随后再往“全国祠堂之乡”的洞口参观各姓祠堂。 


湖南戴氏宗亲会三套班子的决定,直接将石燕戴氏宗祠建设 的成果推上了湖南省戴氏家族事业的典范,为湖南戴氏甚至其他 姓氏的家族公益事业树立了一个典型。也将隆回横板桥镇(石燕 戴家)这张名片推向了全省乃至全国。


我隆回县戴氏在传统文化事业建设方面走在了其他市县的前列。作为横板桥镇的一个行政村,石燕戴氏家族的空前团结也为全镇和全县的文化事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


国庆节石燕戴氏宗祠落成庆典及石燕书院揭牌仪式的各项筹 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庆典活动的举行也将是隆回边锤小镇盛事,当天除了有来自全省各市县的代表外,还有来自云、 贵、川的宗亲代表(石燕戴氏“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北京、 上海、澳门、广东的杰出代表,可谓商界大佬、文化达人云集, 盛况空前。 


值此石燕戴氏宗祠建设的顺利竣工举办庆典之际,作为本土 的一大文化盛事,当然最不能缺席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官和地方政 府,从政治、经济、文化和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角度而言,各级政 府部门更要善于抓住契机,利用有利条件,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目标明确地支持大众公益文化事业。只有真正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 持,才能从有限的资源中开拓出更大的天地。


文化复兴要的不仅是一种开明和包容的态度,更需要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 更高更广的平台,脚踏实地地服务辖区内的各项民生事业。整合资 源、信息共享才是创造合作共赢局面的有效途径。 


千年文化,数纸难书。创造发展,举步维艰。顺势而为,功成 名就。我们作为边陲小镇中的偏远山村,类似的事业少则数百年一 遇,长者千年难见。因此,对我等有幸能参与者而言,皆是有福之 辈。情到真处亦感人,理随明者无须言。在此炎炎夏日,为筹备盛 典而思绪万千,偶感数语,以慰吾心,若能细阅,或有所得。 


石燕戴紫豪 草书

2021 年 7 月 3 日


阅读 3672
分享到:
关注隆回人网
返回顶部